欢迎来到 农民权益在线网!
临沭县农业农村局以绿色发展为抓手,加强农业生态循环发展,增强全县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加快现代农业和美丽乡村建设步伐。
一是抓好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围绕“四增四减”总体要求,积极开展地膜污染防治和重金属污染修复,大力宣传,积极引导,及时清洁生产基地,对使用过的农药残留物(瓶、袋)进行收集,深埋处理,以防二次污染,推广降解地膜120亩,标准地膜2000亩;深入推进专业化统防统治,推广大型施药器械和航空植保机械,提高农药利用率。规范植保专业化服务组织建设,完善管理、运行机制,提高市场化服务水平,扩大统防统治作业覆盖面积。临沭县统防统治面积达到耕地面积的40%以上、农药利用率达到39.5%以上,绿色防治技术覆盖率达到30%以上。
二是抓好测土配方施肥推广。积极推广使用生物有机肥和水肥一体化等农业先进技术。2020年以来推广作物主要肥料配方6个,于1月份组织镇级培训班一期,培训学员63人次。通过以会代训的形式,加大配方施肥知识的宣传,引导农户推广应用作物配方肥料,到目前为止,推广配方肥料1800余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覆盖率达到90%以上。同时大力推广水肥一体化,新增水肥一体化技术应用面积8728亩,累计水肥一体化技术应用面积达到5万余亩。
三是抓好农作物秸秆禁烧与利用工作。在宣传发动农民实行秸秸秆还田、禁止秸秆焚烧的同时,积极引导农业企业和农户利用秸秆种植食用菌、生产肥料、饲料、燃料等实现秸秆循环利用,提高秸秆的综合利用率和效益。上半年全县累计建设利用秸秆收储运体系点20处,小麦秸秆还田50万亩,打捆收储利用秸秆5500吨,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3%以上。
四是抓好生态循环农业推广。立足本县资源禀赋,坚持生态优先、种养结合、立体循环、绿色发展,形成了具有区域特色的生态循环农业经济。围绕秸秆饲料、燃料、基料化、肥料化综合利用,构建“秸秆—基料—食用菌”、“秸秆—成型燃料—燃料—农户”、“秸秆—青贮饲料—养殖业”、“秸秆(秸秆利用后产物)—(腐熟)—有机肥”产业链,促进了畜牧业、种植业良性互动发展,逐步形成“主体小循环、园区中循环、县域大循环”的“三级循环”模式,构建起点串成线、线织成网、网覆盖县的生态循环农业体系,实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多赢。
五是加快生态农业品牌体系建设。加快“三品一标”基地建设和产品认证,不断提高“三品一标”产品生产规模。支持、鼓励和引导农业协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农业经营主体革新创造、发明专利、注册商标,申报和创建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品牌,注册地理标志,不断提高自身产品的质量、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