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农民权益在线网!
中央5“大专项”绩效目标自评表(晋中农业生产发展).xlsx
晋中市2021年度中央农业生产发展资金
绩效自评报告
一、绩效目标完成情况分析
(一)资金投入情况分析
1.项目资金执行情况分析
2021年中央农业生产发展资金全年预算数39505.8万元,省级配套资金305.25万元。其中耕地地力保护补贴25023.9万元,农机购置补贴4467万元,果菜茶有机肥替代化肥试点500万元,农机深松1020万元,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780万元,有机旱作农业示范160万元,绿色高质高效示范县600万元,奶牛家庭牧场和奶农合作社培训40万元,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设施建设960万元,合作社培育200万元,家庭农场培育146万元,产业化联合体150万元,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2000万元,高素质农民培育1203.2万元、省级配套305.25万元,畜禽保种场保护60万元,肉牛肉羊增量提质行动500万元,振兴奶业苜蓿发展行动240万元,粮改饲675.7万元,地理标志农产品保护工程300万元,农业产业强镇300万元,有机旱作农业(马铃薯)180万元。
中央资金全年执行数31209.950339万元,中央资金执行率79%,其中贫困县统筹使用资金517.1万元。执行情况为:耕地地力保护补贴25013.996549万元;农机购置补贴3927.646万元;果菜茶有机肥替代化肥试点0万元;农机深松115.7328万元,其中和顺县统筹使用30万元;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111.8万元,其中和顺县统筹使用45.2万元;有机旱作农业示范0万元;绿色高质高效示范县0万元;奶牛家庭牧场和奶农合作社培训0万元;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设施建设217.24万元;合作社培育0万元;家庭农场培育24万元;产业化联合体50万元;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362.9999万元,其中和顺县统筹使用272万元;高素质农民培育297.36万元,其中和顺县统筹使用72.4万元,省级配套资金执行0万元;畜禽保种场保护60万元;肉牛肉羊增量提质行动0万元;振兴奶业苜蓿发展行动240万元;粮改饲376.465万元,其中和顺县统筹使用72.5万元;地理标志农产品保护工程273.71万元;农业产业强镇114万元;有机旱作农业(马铃薯)25万元,其中和顺县统筹使用25万元。
2.项目资金管理情况分析
按照《财政部农业农村部关于修订印发农业相关转移支付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财农〔2020〕10号)、《关于继续支持脱贫县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工作的通知》(晋财农〔2021〕56号)有关规定,细化分解任务,确定实施主体,批复实施计划,组织项目实施,加快项目支出,确保项目任务如期保质保量完成。
(二)总体绩效目标完成情况分析
我市2021年中央农业生产发展资金项目共21个,其中7个项目完成全部建设内容,其余项目正在按照方案实施中。
(三)绩效目标完成情况分析
1.产出指标完成情况分析
(1)项目完成数量
农机购置补贴任务数2320台(套),实际完成3679台(套)。超额完成的原因:一是随着我市设施农业的发展,小型农机具的需求数量增多,导致农机购置补贴完成指标值超过绩效指标值较多;二是由于2020年系统超录严重,2021年省级目标任务分配时相比上年又有所减少。
绿色高质高效行动县1个祁县,项目正在实施中。该项目于2021年8月30日收到批复,农业和财政部门迅速对接办理相关招标手续。项目于2022年1月进行招标,已与中标单位签订合同。项目正在根据农时实施。
果菜茶有机肥替代化肥试点县1个太谷区,受2021年10月份强降雨及严重涝灾影响,项目未完成。目前,该项目实施区域、农户名单已经乡镇审核确认并公示,正在进行财政采购和招投标流程;由于受疫情防控影响,相关技术培训等工作后续逐步开展。
农机深松整地作业面积任务60万亩,涉及补贴面积34万亩,截至2022年1月底实际完成15.2214万亩。和顺县3万亩任务,资金由县财政整合。未完成绩效指标原因,一方面受发文较晚,导致错过春季最佳实施季;另一方面收获季又遇到强降雨,导致作业时间不足。目前项目正在2022年春播前抓紧组织实施。
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建设实施县任务数为11个,截至2021年底,已有5个县完成任务,和顺县按照有关要求对项目资金进行了整合。由于项目资金下达时间为2021年8月,实施期自资金下达开始为期一年,故平遥县、榆社县、左权县、昔阳县、寿阳县跨年度执行,均按照相关方案和规划有序推进。
农业科技示范展示基地数量年度目标22个,全年实际完成16个,和顺县统筹使用资金。榆社县、寿阳县正在按照工作计划组织实施。
支持1个奶牛家庭牧场和奶农合作社升级改造项目,项目实施单位祁县泓润牧业有限公司于2021年12月编制并提交了项目实施方案。目前,祁县泓润牧业有限公司正加快工程进度、保质保量完成建设内容。
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设施建设目标数102个,全市实际完成42个,其中太谷区完成7个、祁县完成34个、昔阳县完成1个。太谷区其余实施主体因自身原因未能完成建设;平遥县、寿阳县实施主体正在积极申报并完善资料,项目正在继续推进。
支持农民合作社数量占县级以上示范社目标比例2.5%,截至目前,全市县级以上农民合作社示范社数量716家,支持农民合作社质量提升整县推进试点建设数量18家,占比2.51%,已完成绩效指标。
全市家庭农场绩效目标为支持的家庭农场数量占县级以上示范家庭农场15%,截至目前,全市县级以上示范家庭农场数量197家,扶持示范家庭农场数量32家,占比16.24%,已完成绩效指标。
农业生产托管服务面积目标为25.929万亩,截至目前,全市实际完成农业生产托管服务试点面积约33.65万亩,已完成绩效指标。
高素质农民培训任务7370人,截至2021年底,全市实际完成培训任务9688人。超额完成原因:榆次区、寿阳县省级分别配套152.25万元、153万元。
和顺县产业强镇项目,该项目跨年度实施,计划于2022年6月完工。目前正按照规划和方案有序推进。
高产优质苜蓿种植面积0.4万亩,已全部完成。
粮改饲试点任务县结构调整目标面积4.66万亩,实际共收贮面积4.496808万亩。和顺县统筹使用资金;榆社县补贴政策与粮改饲项目实施条件相互冲突,因此未实施,2022年实施。
发展地理标志农产品目标数量1个。现已发展灵石县酸枣仁地理标志农产品1个。
支持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场(区、库)目标数量2个,已完成。
项目实施县新增犊母牛年增长率目标40%,由于项目实施主体在建,项目未完成,故绩效指标未完成。
(2)项目完成质量
项目均按照方案要求开展工作。
(3)项目实施进度
我市2021年中央农业生产发展资金项目共21个,具体实施进度如下。
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已按时足额发放。
农机购置补贴:年度计划任务2320台(套),全年实际完成补贴机具3679台(套),完成目标任务的158%。
太谷区果菜茶有机肥替代化肥试点项目:项目500万元计划用于机械深施有机肥1.1万亩,同时做好果农培训、土样采集化验等基础工作。
农机深松整地作业:全年共完成补助面积15.2214万亩。其中:左权县完成1万亩、寿阳县完成0.8052万亩、祁县完成2.5083万亩、平遥县完成2.34万亩、介休市完成1万亩、榆次区完成4.9447万亩、太谷区完成2.6232万亩;和顺县项目面积3万亩,资金由县政府统筹使用。
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建设项目:实施县任务数11个,已完成5个。和顺县资金由县政府统筹使用;平遥县正在建设2个展示基地和2个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培育160个示范主体,已培训31名基层农技人员;寿阳县已完成对基层农技推广人才的外出培训任务,2022年计划遴选2个社会化服务组织、建设2个示范基地、遴选2个特聘农技人员;左权县示范展示基地、社会化服务组织、科技示范户、特聘农技员等已按照实施方案要求完成选定,正在按照项目实施方案紧跟农时有序推进;榆社县、昔阳县正有序实施中。
有机旱作农业示范项目:太谷区由于10月强降雨影响不能在2021年顺利实施;寿阳县项目已实施完成,等待市级主管部门验收通过;榆社县项目计划方案已经批复,正在落实,项目各项工作正在积极实施推进。
绿色优质高效创建项目:在2021年8月30日收到批复后,祁县农业农村局与祁县财政局对接,办理相关招标手续,于2022年1月进行招标,随后与中标单位签订合同,项目正在根据农时有序实施。
奶牛家庭牧场建设项目:经市农业产业中心公示申报、实地考察、会议研究后确定由祁县泓润牧业有限公司实施该项目;2021年12月,项目实施单位编制并提交了项目实施方案;实施单位在接到批复后,根据实施方案和批复及时组织实施本项目建设内容。
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设施建设项目:祁县完成设施建设34个。太谷区组织9家主体申报34个设施,最终只有5家主体申报18个设施;已经申报的5家主体有3家建设完成7个设施并验收;其余2家太谷县鑫鑫红枣专业合作社由于与旅游局红枣采摘接待中心项目冲突不能完成项目建设,太谷区通达农业专业合作社由于自筹资金出现困难导致不能完成项目建设。昔阳县已完成1个设施建设任务,另一个2022年10月完工。平遥县、寿阳县正加紧确定实施主体、完善实施主体申报材料,项目正在推进中。
合作社培育项目:项目实施周期2021年至2023年,榆次区、寿阳县计划两年内分别扶持8家以上示范社,并通过财务软件平台规范示范合作社财务管理,同时培训合作社辅导员和理事长。目前正在组织实施。
家庭农场培育项目:祁县2家、左权县1家完成项目建设,并完成资金拨付;榆次区未实施;太谷区、寿阳县根据方案已完成项目建设,资金未拨付;平遥县交沟日家庭农场因自身资金短缺,无力实施此资金使用项目,项目搁置;榆社县2021年已完成扶持3家,计划于2022年再扶持19家示范家庭农场,符合条件的实施主体正在施工中。
产业化联合体项目:祁县、左权县已完成;榆社县由于山西省五福农产品股份有限责任公司改制,负责人因病主动申请不再承担该项目的实施。将根据资金要求调整发展产业项目。
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项目:和顺县统筹使用272万元;其余项目实施县全部完成建设任务。
高素质农民培育:目前全市已完成培训任务,各县累计培训9688人;和顺县按照有关要求对项目资金进行了整合(资金72.4万元,任务430人);灵石县、左权县已完成资金拨付。
畜禽保种场保护项目:榆次区由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开展边鸡资源保护工作,2021年12月完成项目实施方案内容;左权县依托新世纪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建设了1个国家级太行黑山羊资源保护场。
肉牛肉羊增量提质行动项目:榆社县计划2022年实施肉牛倍增计划,需同步实施。已制定2022年实施的肉牛倍增计划,项目各项工作正在积极实施推进。
振兴奶业苜蓿发展行动:灵石县项目总体目标完成,已完成资金拨付。
粮改饲项目:榆次区实际完成1.8万亩、太谷区实际完成0.69万亩、祁县实际完成1.6万亩,三个县均超额完成计划目标任务;平遥县因今夏受虫害、暴雨等因素影响,实际完成0.273508万亩,未达0.33万亩绩效目标;寿阳县实际完成收贮0.1333万亩,收贮任务未达0.59万亩目标;榆社县补贴政策与粮改饲项目实施条件相互冲突,因此未实施,计划于2022年实施;和顺县资金统筹(资金72.5万元,目标任务0.5万亩)。
地理标志农产品保护工程:已完成灵石县酸枣仁地理标志农产品保护项目。
和顺县农业产业强镇:该项目共5项跨年度实施,2021年完成其中2项,计划2022年6月全部完成。2021年,高粱集中连片标准化种植达到7168亩,高粱收割运转、烘干、仓储中心项目已全部完工。
有机旱作农业(马铃薯):项目实施县榆次区、灵石县、平遥县、寿阳县、榆社县、左权县由于通知下达时已错过农时,来不及当年实施,项目未完成;和顺县资金统筹使用。
2.效益指标完成情况分析
(1)项目实施的经济效益分析
通过实施玉米绿色高质高效创建项目,构建“龙头企业+联合社+生产基地”经营模式,推进订单种植和产销衔接,示范基地订单生产面积达到100%,粮食亩产增加5%以上。
粮改饲项目通过问卷调查,种植户种植全株玉米青贮,在水肥条件好的情况下亩均收入较种植籽粒玉米的收入均提高10%左右;也就是亩均增加150元左右,青贮饲草料质量高。全株玉米青贮加工后,饲草营养价值和利用率明显提高,降低了饲喂成本,提高了养殖效益。
依托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展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设施建设,进一步降低农产品损耗和物流成本,推动农产品提质增效和农业绿色发展,促进农民增收和乡村产业振兴。
(2)项目实施的社会效益分析
通过奶牛家庭牧场项目的实施,可增加就业岗位,带动周边农户从事奶牛养殖及相关产业。有利于推动周边的奶牛养殖小区实施标准化养殖,提升养殖小区饲养水平和规模,为农民带来更加显著的经济效益。
农业生产社会化托管:一是稳定粮食生产。开展农业生产托管服务,实现小农户与现代农业的有机衔接,为解决农村因缺少劳动力种地难,解决抛荒问题提供了路径。二是促进了服务组织发展壮大。逐步构建以合作经济组织为基础、龙头企业为骨干,公益性服务和经营性服务相结合、专项服务和综合服务相协调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三是促进了农民外出务工创收。农业生产社会化托管服务把农民从繁重的耕种活动中解放出来,让农户能够安心外出务工创收,大大增加了农民的收入。
高素质农民的培育:提高了农业农村的吸引力,我市农业从业者生产技能不断提高、经营管理水平不断提升高,致富本领不断加强。一支“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逐步形成。
(3)项目实施的生态效益分析
实施玉米绿色高质高效创建项目,推广标准化绿色高效技术模式,创建项目区节本增效水平得以有效提高。项目集成整地、播种、管理、收获等全环节玉米标准化绿色高效技术,包括优质良种+适时适墒精播+配方施肥+抗旱节水管理+全程机械化作业的技术模式。在种植模式上推广宽窄行密植模式,即:宽行90cm,窄行30cm,便于田间管理作业。通过项目实施化肥施用量较上年减少2%;化学农药使用量较上年减少2%;粮食亩产增加5%以上。
果菜茶有机肥替代化肥项目:通过项目的实施,核心示范区内化肥用量将减少15%以上,肥料利用率明显提高,节约资源和能源,改善了土壤理化性状,减少了农业面源污染。
(4)项目实施的可持续影响分析
通过实施农业生产发展项目,专业化统防统治、新品种、标准化生产、科学施肥等绿色生产技术充分得到应用,克服了部分农户缺乏科学使用农资、绿色防控病虫害等先进技术的困难,达到了“减量控害”的目标;鲜活农产品产地仓储保鲜冷链能力明显提升,商品化处理能力普遍提升,信息化、品牌化水平全面提升,产销对接更加顺畅;进一步推动了全市农业的绿色发展,进一步提高了全市农业生产竞争力,对全市农业长期、持续、高效发展将产生深远影响。
3.项目满意度指标完成情况分析
根据农民教育培训工作要求,培训学员全部录入农业农村部新型职业农民信息管理系统,通过全国农业科教云平台、云上智农app完成在线评价,学员对培训基地和师资的满意度99%以上。
二、偏离绩效目标的原因和下一步改进措施
农业生产发展资金类项目大多属于季节性实施项目,制约因素较多,并且大部分资金在2021年下半年下达,项目分阶段进行中,加之受疫情、洪涝灾情影响,导致很多工作延滞。目前很多项目都在按照方案建设中,需跨年度实施。
下一步我们依据实施方案,对各项目县实施情况进行全程指导监督,扎实开展培训及咨询等工作,力争早日完成建设任务,尽快完成项目资金支付。
三、项目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1.部分项目涉及土地手续办理等问题,项目实施存在摸底不精准,各项手续办理周期长的问题。
2.全市在有效推进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补助项目实施过程中,预算经费不足,影响了农技人员农业科技推广工作的全面开展,相关工作推进速度不快,严重地制约了当前农业科技推广工作的整体推进。
3.农机购置补贴系统开网较晚,且资金缺口较大。
4.农业项目实施大部分有农时季节性特点,许多项目资金、方案、批复下达后当年已不具备继续实施条件,年底未能全部完成实施任务,项目无法验收,不具备资金拨付条件。
四、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
无
晋中市农业农村局 晋中市财政局
2022年3月10日